眼睛狂流淚?關鍵在「流淚時間點」分辨鼻淚管阻塞vs乾眼症

56歲上班族頻繁拭淚竟藏兩種眼疾!醫師解析鼻淚管阻塞與乾眼症差異,從流淚時機、分泌物狀態到最新治療方式完整說明,教你從生活習慣改善眼睛不適。

眼睛狂流淚?關鍵在「流淚時間點」分辨鼻淚管阻塞vs乾眼症

【眼科醫師親解】現代人用眼過度,眼睛動不動就流淚可能隱藏大問題!門診常見40-60歲患者抱怨「整天擦眼淚擦到脫妝」,其實要分清楚是鼻淚管阻塞還是乾眼症,關鍵就在這3個觀察重點…

▍真實案例:外商主管的流淚困擾

56歲黃小姐是外商公司主管,平常上班戴隱形眼鏡、下班追劇。最近三個月發現右眼淚水多到會直接滴下來,開會時眼淚突然流下還被同事關心。左眼騎腳踏車時會眼角微濕但不會流滿臉,檢查後發現:

  • 右眼:鼻淚管完全阻塞,淚水無法排出
  • 左眼:乾眼症引發反射性流淚

最後接受淚道氣球擴張術+人工淚管治療右眼,左眼改用無防腐劑人工淚液+熱敷才改善。醫師特別提醒:「兩種病都會流淚,但流淚時機淚水狀態完全不同!」

▍秒懂淚水運作機制(圖解版)

要搞懂為什麼會流淚,先了解眼睛的「排水系統」:

  1. 淚腺工廠:位於眼睛外上方,專門生產淚水
  2. 三層防護
    • 油脂層(最外層):瞼板腺分泌,防止蒸發
    • 水層(中間層):淚腺分泌,負責滋潤
    • 黏液層(最內層):結膜杯狀細胞分泌,幫助附著
  3. 排水管道
    • 淚小管 → 淚囊 → 鼻淚管 → 鼻腔
    • 靠眨眼產生的「吸力」回收淚水

當這個系統任何環節出問題,就會出現乾到流淚多到流淚兩種極端狀況!

▍乾眼症流淚vs鼻淚管阻塞流淚 完整比較表

特徵 乾眼症流淚 鼻淚管阻塞流淚
流淚時機 下午/晚上惡化 整天不定時流淚
淚水狀態 水狀清淚 較濃稠、可能有分泌物
伴隨症狀 乾澀/異物感/怕風 眼角黏黏/眼屎多
加重因素 吹風/冷氣房/看螢幕 無特定誘因
按壓內眼角 無異常 可能擠出膿液
治療方向 補充人工淚液+保濕 通淚管+抗發炎

▍乾眼症流淚的5大隱形兇手

  1. 淚水不夠型

    •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
    • 自體免疫疾病(如乾燥症)
    • 長期點含防腐劑眼藥水
  2. 揮發太快型

    • 瞼板腺阻塞(化眼妝沒卸乾淨)
    • 長時間盯螢幕眨眼次數減半
    • 隱形眼鏡戴超過8小時

醫師小叮嚀:很多患者以為「流淚=眼睛濕潤」,其實是角膜太乾破皮,引發反射性流淚!建議:

  • 每20分鐘看螢幕就閉眼10秒
  • 隱形眼鏡族改用日拋
  • 早晚用40°C熱毛巾敷眼瞼

▍鼻淚管阻塞的3階段治療

第①階段:保守治療

  • 淚道沖洗(門診5分鐘完成)
  • 抗生素眼藥水(有分泌物時使用)
  • 按摩法:洗淨手後,用食指從內眼角往鼻翼方向輕壓10下

第②階段:氣球擴張術

  • 局部麻醉後用微型氣球撐開阻塞處
  • 同時置入矽膠淚管維持通暢
  • 3個月後門診拔除即可

第③階段:鼻腔吻合手術

  • 嚴重阻塞或反覆發炎時採用
  • 從鼻腔開新通道引流淚水
  • 住院1-2天,恢復期約1週

▍5招自我檢測法

如果出現這些狀況要特別注意:

  1. 單側流淚比另一眼嚴重
  2. 眼屎多到早上睜不開眼
  3. 吹風流淚但進室內更乾澀
  4. 化眼線時容易刺激流淚
  5. 長期鼻塞伴隨眼睛分泌物多

貼心提醒:50歲以上女性、有慢性鼻竇炎、曾做過鼻部手術者,都是鼻淚管阻塞高危險群!

▍最新治療趨勢:門診當天完成

現在針對鼻淚管阻塞有微創治療新選擇:

  • 雷射淚管成形術:用光纖導管汽化阻塞組織
  • 可吸收淚管支架:免全身麻醉、支架3個月自行溶解
  • 鼻內視鏡手術:從鼻孔進入不留疤痕

不過醫師強調:「預防勝於治療,每天洗臉時順道清潔眼瞼緣,避免彩妝殘留阻塞瞼板腺,才是根本之道!」

發佈留言